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七零下乡知青拿捏冷面男神 第46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咽下后,她吐槽,“有点干,出门又忘了带水。”

宋书言咯咯笑,周围看了圈,山上除了松树,还是松树,哪有什么果树?

“我们摘点松针就回去吧?”

山上的风呼噜噜鬼哭狼嚎,她听了有点害怕。

秦斐同意,抱怨,“果树的影子都没见着。”

她们下山的时候,下起了小雨,秦斐直呼,“秦奶奶神了!她说会下雨的时候,我看阳光明媚,还不太相信。”

到了山脚,遇上扛着农具回家的村民们和其他知青。

“下雨了,收工了!”

嗓门大的婶子们欢呼。

年纪大一些的村民则叹气,“希望不要下太久的雨。”

他们这的雨,总是缠缠绵绵,一下停不下来。

怕雨水太多,影响粮食收成。

回到知青院,宋书言进屋把半干不湿的衣服换了,去厨房煮松针。

其他知青看着稀奇,问她煮来干啥?

“等会你们就知道了!”

贺兰撇撇嘴,“还卖关子,不能直接说吗!”

宋书言把煮好的松针捞起来,过了一下凉水。

拿到堂屋的桌子上,编了起来。

秦斐学着她,拿起几根松针,手忙脚乱跟不上节奏,“书言,慢点!”

宋书言放慢速度等她。

其他知青也过来看热闹。

“宋知青编的啥?”

“厉害!还会编这个!”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有几个男知青也感兴趣,问了一句,“我们可以学吗?”

宋书言大方表示,“可以,就是松针不多……”

几个知青看了一眼,还真是!

下着雨呢,也不能上山现采,只好光看不动手。

秦斐弯着唇笑,“没事,等我学会了,你们摘了松针回来,我也可以教你们!”

“那感情好!”

宋书言花了两个小时,编了一个小巧精致的盒子。

秦斐编的那个,歪歪扭扭,也算成功学会了怎么编。

贺兰看着松针盒子,眼睛一亮,拿起看了又看,爱不惜手,厚着脸皮央求宋书言,“可以送给我吗?”

秦斐一把夺过,“要送也是送我!”

宋书言头大,怕她们吵起来,“我谁都不送!”

编好天都黑了。

晚饭依旧是粥,这次煮的南瓜粥。

南瓜是张明珠给薛怀舟送的,她给知青院抱来了好几个黄橙橙的大南瓜。

大家难得换了个口味,都笑着说,“托了薛知青的福。”

还有人八卦地问,“薛知青,你和张明珠什么时候摆酒啊?”

薛怀舟现在没那么抗拒了,娶谁不是娶?

何况张明珠长得也不丑,对他还体贴。

他笑了笑,“快了。”

这场面下到半夜,变成了倾盆大雨。

雨点砸在瓦片上,啪嗒啪嗒,狂风骤雨,吓得宋书言睡不着。

她们住的可是泥瓦房。

这么大的雨,也不知道房子会不会被冲垮。

“啊,漏雨了!”

秦斐惊呼出声。

雨水砸在她床边,溅起的水花蹦到了她脸上,冰冰凉凉。

李春梅起来点燃了煤油灯,淡定地拿起睡觉前拿进屋的木桶,放她床边接雨水。

“注意看着,满了得拿出去倒了。”她提醒秦斐。

秦斐点头,满眼酸涩。

太苦了!

平生第一次住漏雨的房子。

宋书言抱着被子坐起来,也想哭,她更倒霉,床上漏雨了!

她抱着被子飞快下了床,把被子塞秦斐床上,带着哭腔问春梅,“春梅,还有盆吗?我床也漏雨!”

她眼疾手快,把自己床上的东西,推倒一边,然后一件件拿到秦斐床上。

春梅叹气,“厨房有盆,雨太大,出不去。”

她很有经验地提醒她们,“把东西收拾一下,天亮了,要是雨还没停,我们得搬到村里的祠堂住几天。”

宋书言听她这么说,手忙脚乱把自己床下的东西规整好,堆放在雨水淋不到的角落。

秦斐也一样。

贺兰打着哈欠,不慌不忙,“你们急啥,天亮了再收拾也不晚。”

宋书言觉得她站着说话不腰疼。

贺兰床铺的位置好,淋不到雨,她自然不急。

她和秦斐这边,行李不挪挪,得泡水里。

春梅帮着她们把东西搬到一边,宋书言悄悄往下午编好的盒子塞了一把水果糖,盖上盖子,送给了春梅。

“春梅,谢谢你!”

春梅有点不好意思,她实在喜欢这个精致的盒子,腼腆地笑了笑,眼里的欢喜快要溢出来,“真送给我?”

宋书言眼眉弯弯笑了笑,“嗯,我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